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主义雕塑"去雕塑化"的浪潮。以罗丹为起点,到后来的马约尔、布朗库西、贾科梅蒂,再到极少主义的艺术家,这条发端于现代雕塑内部的线索是比较清晰的。而且,它是从
曲阳石雕传统的学院雕塑、具像雕塑一步步走向形式,走向媒介,走向了抽象。外部的线索则从1917年杜尚的《泉》开始,到60年代初波普艺术家如沃霍尔、劳申伯格等大量地使用"现成品",即在"达达"到"新达达"的嬗变过程中,"反艺术"的观念最后居于了主导性的地位。不过,这两条创作路径到60年代中后期就殊途同归了。因为,一旦现成品可以成为雕塑创作的一种主要媒介,那么,雕塑与装置的既有边界就有被消除的危险。
显然,在中西的艺术史情景中,"泛雕塑"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不过,就目前中国艺术界的"泛雕塑"状况而言,主要有这么几种类型,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艳俗雕塑。艳俗雕塑曾产生过两个浪潮,一个是90年代中后期,一个是2006年前后。这类作品主要的特点是,普遍受到了杰夫·昆斯的影响,将民间色彩中的"艳"与"俗"推向极致,加之部分作品使用了新型的"拷漆"工艺,使其在视觉的呈现上具有强烈的"艳俗"效果;在形态上,这类作品日趋多样化,不断的花样翻新。如果说90年代中后期的艳俗雕塑还有戏拟与反讽的意味,那么,2006年以后的作品强调得更多的却是与消费社会和文化工业的联系。同时,后者还出现过一个变体,就是集艳俗与卡通雕塑于一身。另一个类型是架上艺术家创作的符号化雕塑。笔者的意思并不是说架上艺术家就不能创作雕塑,因为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上,像德加、马蒂斯、毕加索等都创作过大量的雕塑作品。所谓符号化的雕塑,是说这些雕塑与当代雕塑的艺术史语境不会发生任何直接的关系,只是艺术家绘画作品中个人符号的延伸。当然,还有一些迎合艺术市场而出现的各种装饰性雕塑,虽然部分作品也使用了现产品,但是,它们不仅缺乏文化上的主体性,更具破坏性的是,为媚俗化的审美趣味在当下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