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郭先生
手机:15530179087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古希腊的大理石雕刻

     发布时间:2018-12-23 
石雕
大理石是古典希腊罗马时代的主要建筑材料,一提到古希腊罗马,人们自然会想起雅典卫城那些宏伟的大理石神庙和半圆露天剧场,联想到科林斯式大理石柱和典雅的爱奥尼式柱头,以及精美的大理石塑像。
拜占廷帝国统治时期,大理石仍然是拜占廷人喜爱的材料,因为大理石那奇异的天然色彩和花纹使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对之情有独钟,他们继承希腊罗马人的传统,在建筑和艺术创作中使用大理石,并因此使大理石雕刻在拜占廷文化发展史卜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理石易于长期保存,因此也为后人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研究资料。
东地中海是大理石富矿区,早在3世纪末罗马皇帝发布的立法中就提及19种不同的大理石。拜占廷帝国时期的大理石主要产自君士坦丁堡附近马尔马拉海的普罗孔尼索斯岛,这里的大理石采石场为皇帝美化首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石材,其特有的白色大理石为建筑师和曲阳石雕雕刻家所青睐。那如烟雾般的花纹、清淡的浅蓝色和晶莹剔透的质地使该岛闻名地中海世界,而大批服刑罪犯的无偿劳动使其价格低廉,这些都为大理石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7世纪以前,大理石的利用比较普遍,后来,普罗孔尼索斯大理石矿逐渐枯竭,人们更多地使用从古代建筑遗址收集的石材,特别是大理石雕刻品,许多柱头被多次使用在不同时期的建筑物中。
考古学家根据在普罗孔尼索斯岛等古代矿场进行的考古发掘,逐渐了解了大理石开采、加工的程序。采石工匠首先根据定货单和图纸在采石场进行加工,而后使用特制的运输船将成品运抵建筑工地。这种运输并非万无一失,在东地中海各大采石场附近海域,就有许多古船连同大理石石柱和雕像至今沉睡在海底。除了普罗孔尼索斯岛,巴尔干和小亚细亚的塞萨利、菲利吉亚地区也有大理石采石场,出
产特别著名的菲利吉亚白色大理石、拉科尼亚绿色大理石、利比亚兰色大理石、克里特黑色大理石,以及塞萨利和普罗孔尼索斯的白色和浅花纹大理石。
大理石雕刻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柱廊和内墙装饰。拜占廷人最初以古希腊人为师,在建筑中使用柱廊,特别流行的是科林斯式大理石柱子,间或有爱奥尼式柱子。
科林斯式是古希腊诸种柱式中发展最迟但最精美的柱式,其柱头和柱础与直径和柱身有和谐的比例,柱身刻有24条半圆形凹楠,柱头为爵床叶式。
爱奥尼式柱子基本与科林斯式的相似,只是往头为下垂至带蛋箭饰的前后两面涡卷饰。拜占廷人将这种样式的柱廊从室外搬入室内,使古代庞大的石柱变得小巧玲珑,君士坦丁堡、拉文纳、萨洛尼卡、稚典和其他城市的许多教堂内保留的大量柱廊就是其中的典型作品。
从“拜占廷柱头”图可见,拜占廷人对古希腊科林斯式柱头的爵床类植物叶子造型进行改造,将多层变为单层,缩小了叶片向外伸展的程度,并打破传统将科林斯式和爱奥尼式两种往头结合,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结构。
在最著名的拜占廷式建筑巾,人们常常被梢巧的柱廊所吸引,参观者禁不住要在变化多样的大理石柱子前住足。
外行着装饰,内行看结构,拜占廷建筑将罗马式拱顶和弯顶相结合,使柱廊发挥了更大的支撑作用,大理石往头之上的往顶石、额仿板和屋檐都演变为半圆拱形过渡墙体,其横截面的正方形恰好与柱头上部的正方平面吻合。这一结
合决定了拜占廷大理石柱本身结构变为圆柱形和正方形的结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圆柱体和正方形正好与拱顶相接。
这真是无比巧妙的构思!石柱将建筑内虚空的空间和屋顶有机连接,极大增加了石柱的承载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发现所有拜占廷石柱柱体上部和下部连接处均有粗大的金属圈装饰的原因,它们是
为防止石柱破裂而设计的。除了像圣索非亚大教堂这样的大型建筑物使用柱廊外,一般的中小型建筑多在内部主厅周围使用大理石柱。
建筑是首诗,建筑师无不追求它的美。拜占廷人也是如此,他们在寻求石柱装饰美上费尽心机。他们削减了科林斯式和爱奥尼式花饰的张扬,多层镂空高浮雕爵床叶片变为单层叶片和浅浮雕花篮,以此增加石柱的承载力。科林斯式舒展的叶片和爱奥尼式飞扬的涡卷都大大收敛,逐渐演变为缠绕式叶片花饰,叶片和蜗卷似乎全部贴附在柱体上。
当然,拜占廷柱头装饰趋于抽象化的重要因素是基督教思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对拜占廷社会意识形态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师、艺术家和普通百姓对写实艺术采取排斥态度,特别是对造型逼真的自
然形象已反感了。花饰最终抽象为花篮,有的成为十字架的附属装饰物,有的空白一片。这种变化是与绘画艺术演化的趋势是相卜一致的。
如果单纯从大理石柱头雕刻的工艺技术角度考察,拜占廷时代的工匠可谓手艺高超,因为他们是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多种限制下进行创作,他们的想象力是在基督教法规确定的狭小的、至少是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这种限制使他们的雕刻创作也带有明显的痕迹,他们力图在平面图案上制造出立体效果,因此大最使用以钻孔为主的镂空技法。柱头主体雕刻完成后,还要经过打磨和抛光工序,使石材的天然纹理和色彩显露出来。
拜占廷工匠还使用大理石和其他石材雕刻各类浮雕装饰。现存梵蒂冈博物馆的拜占廷帝国初期的大理石雕刻,继承了古代雕刻的风格,用于装饰石棺的两侧。从雕刻细部可见,人体的肌肉和各部器官采取写实主义的手法,人物和动物形象多层重叠,形成画面的立体效果,这在此后的拜占廷造型艺术中逐步消失。该博物馆收藏的359年完成的拜占廷石棺装饰雕刻,为圣经故事和死者朱尼乌斯·巴库斯殉道的生平事迹,采取高浮雕手法,但是其构图布局没有纵深感,人物和动物几乎全部设计在平面上。现存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拜占廷石柱柱础浮雕属于4世纪末的作品,表现的是皇帝塞奥多西一世在大竞技场观看比赛的场面,他与其两个儿子和其他亲属在皇帝包厢内,两侧为文武官员和贵族,观肴台的下层也有数十人。人。该柱础原来树立在大竞技场内,因在露天而受损,雕刻的细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美国橡树园研究中心收藏的4世纪末拜占廷石雕,表现的是基督为盲人恢复视力的故事,其工艺水平明显降低,石面虽然细腻光滑,但是雕刻粗糙,衣服皱折线条简单,人体细部模糊,花边装饰单一。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排除当时地区之间艺术发展的差异。
现存伊斯坦布尔的4世纪末拜占廷石雕,是一个儿童石棺上的装饰,其工艺水平比较高。从细部可见,雕刻比较细腻,两个天使的头发、手脚、翅膀和宽大的长袍都表现得十分生动,翅膀部分镂空,其上筋骨和羽毛清晰,他们手捧的特殊十字架花圈完全悬浮,显示出艺术家高超的工艺水平。与此相似的11世纪拜占廷石雕就失去了写实艺术的特点。
“天使”石雕是格鲁吉亚迪瓦雷教堂西门的外部装饰,但是其细部只有抽象符号价值,而几乎没有观赏价值。两个天使动作僵硬,身体器官极不准确,翅膀和长抱皱折表现得十分笨拙,但是他们头部的光环
却被刻意凸出。
造型艺术在拜占廷帝国的扭曲发展,不仅说明基督教影响的扩大,而且反映出拜占廷帝国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下降,人民的欣赏品味,艺术家的创作能力都随之改变。文化艺术的精华在城市,当城市衰败,城市生活逐渐消失时,谁还有雅兴和财力“玩”艺术!
上一条】 【返回列表】 【下一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河北省保定曲阳县 手机:15530179087  技术支持:石家庄s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