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石兽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南京明孝陵前就有众多大型石兽和威武的将军石像。在距离南京1400公里的三水,也有几座明清时代的陵墓,其留下的石人、石兽,雕刻十分精美,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其背后的历史。它们也被列为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隐藏竹林的精美石兽
三水白坭龙池村群岗环抱,形如砚池,有盘龙伏虎之象。传说公元256年,曾有白龙出现,故得此名。村头东面有一座小山头,高不过数十米,满山长满了翠竹。“梁鹤鸣墓就在半山腰上。”龙池村70岁的村民梁佐权说。
梁鹤鸣何许人也?《三水县志》记载,梁鹤鸣,别名体诚。白坭龙池村人。明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任广西阳朔知县、浔州知府。他镇抚兼施,恩威并用,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曲阳石雕 浔州百姓为了怀念他,特建祠奉祀。梁回乡后,建一庭院名后乐园,取“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他还严格教育族中子弟,制定乡中规约,树立良好社会风尚。著有《梁氏家规》、《后乐园集》。
梁鹤鸣墓建于明代万历十六年。近日,记者跟随梁伯的脚步,摸索着上山。恰逢春季,山上的野草疯长,嫩绿的杂草长到齐腰深,由于长年无人行走,野草铺满了原本有的山路,梁伯依靠经验在前面探路,我们跟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走。
不久,前方竹林里出现了两块碑刻,较旧的一块是上个世纪90年代竖起来的,为三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牌,而较新的一块是近年树立的,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牌。“这里就是梁鹤鸣墓了。”梁伯说,上面有石马、石牛、石羊呢。
顺着梁伯所指,我们目光锁定了这些石兽,走近一看,石马、石牛、石羊从下向上排列,神道两旁各一只。其中两匹石马最为精美,栩栩如生,虽然历经500多年风吹雨打,仍十分传神,石马目光炯炯,马鞍缰绳细节处雕刻精细,从远处看,犹如一批健壮的活马。
尚书墓地“文臣武将”守护
距离白坭龙池15公里的西南金本芹坑村,有一个规模更大的墓地。这是明朝礼部尚书何维柏安葬之地。
何维柏(1510年~1587年)南海登云堡(今丹灶)沙滘村人,寄籍三水县南岸堡。他为第一部《三水县志》作序,自称是三水人。他有“为官堪比海瑞,讲学不让若水”之称。他中进士后,入朝为官,不顾个人安危,弹劾奸臣严嵩犯有五大罪行,反遭陷害,打入大牢。后经朝中大臣竭力解救,经梃杖后削职为民。他返广东后,潜心著书论学。在广州创办“天山书院”,求学者众,如尚书叶梦龙、佥宪陈伍德皆出于其门。后受招回京,任吏部左右侍郎等职,后因得罪首辅张居正,外放南京任礼部尚书。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病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赐葬于金本芹坑村侧镇岗。
何维柏和梁鹤鸣是同朝代的人,但他官至礼部尚书,墓葬规格更高,除了有石虎、石马、石羊等石兽外,还有石人。在其墓地,我们看到,石羊、石虎蹲在地上,朴拙典雅;石马俊逸挺立,马鞍上镂花精美;两侧石人,武官威严,文官睿智。据资料记载,1938年前,该墓还完整无损,但抗战期间土匪盗走墓中陪葬玉器,之后破“四旧”,棺木和墓碑也被推裂,只存下这石雕群。
石雕群亟待妥善保护
在乐平镇高岗村紫阳岗,还有一座有石兽的陵墓,墓主胡建伟(1726~1796年),清乾隆三年中举人,四年举进士,历任澎湖通判署福州守、漳州南胜同知、台湾北路理番同知。墓两旁陈列石狮、石虎、石羊等,碑前竖有二华表,高约4米。石兽尚存,惟石碑、华表已拆毁。
这些石雕群既有文化价值,因而被列为文保单位,其中何维柏和梁鹤鸣墓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胡建伟墓也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这些石雕群正在经受考验,亟待保护。去年年初,位于金本的何维柏墓石雕群就差点遭受了灭顶之灾,由于附近工业开发,石雕群周边的土地开挖,部分石马被泥土覆盖,后文物部门介入,及时制止了破坏行为。
盗墓则是这些文保单位经常遭受的破坏,在梁鹤鸣墓,我们就发现了几个盗洞,而何维柏墓早已被人盗走了陪葬玉器。加之这些文保单位处于放任自流的处境,无人日常管理,杂草丛生,树木长满了墓地,梁鹤鸣墓的一匹石马就倒在了地上,而一匹石牛也摇摇欲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