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石雕的打制方法分为“选料、大荒、二荒、定细、抛光”五个步骤。 选料。石雕打制前要先进行选料,选料是石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石料的石性、软硬、疏密、质地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选料主要凭雕刻者的经验和眼力来完成。艺人们根据作品规格大小、做工繁简、陈放条件来选择不同产地和石性的料,如放置于室外的作品要选择耐风化、硬度高的石料,并依据石料的大小、软硬程度、质量性能等因材施艺、量体裁衣。曲阳传统石雕取料多为当地黄山汉白玉,这种石料石质细腻,洁白晶莹,滋润坚韧,亮度强,无层无缝,色泽不变,经久耐磨,艺人们称之为“真正的汉白玉”。这种石料极易受刀,可精雕细琢,适宜雕刻小巧玲珑、做工精细的中、小型作品。黄山汉白玉的缺点是大体积的石料少,不宜雕刻大型作品。由于多年开采,较纯的黄山汉白玉可开采量逐年减少,并且矿藏开采层越来越深,开采困难,成本加大。留在上部的黄山汉白玉石料砂石性较大,常带有灰黑色杂质纹,不适于雕琢精细的作品。
曲阳石雕在清朝以前主要采用黄山汉白玉,现在曲阳石雕用料主要来自四川和湖南的汉白玉,浙江青田石与福建寿山石等。四川汉白玉石质洁白纯净,大块石料色泽一致,较耐风化,曲阳石雕但不如曲阳汉白玉晶莹润泽。而且石质松软,不宜雕制精细的小件作品,是雕刻中、大型作品的优质石料。北京房山汉白玉,石质白,矿体大,能采大型石料。但石质松散,不耐风化,石面粒大,在雕刻过程中,石料里面有时会出现小面积的暗黑色叶片。这种石料不宜做细致、灵巧的小件作品,只能做大、中型大地环境艺术作品。
大荒。也称“打荒”、“剥荒”,就是打去荒料,确定雕像大的体积和动态。传统艺人在“剥荒”之前通常不做模型,而是在脑海中构思作品的题材、立意、表现形式等,胸有成竹时,方“挥刀成像”。在雕刻过程中“意在笔先”、“因势利形”,依据心中所想以及石料的具体情况随时灵活调整,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使作品的精神立意得以实现。所以传统的曲阳石雕作品匀称舒展、自然优美,形象生动传神,微妙而富有变化。打荒时要求确定雕像大的体积和动态,形成一个粗略的形体,以便在之后的环节中按比例关系确定雕像的外形,进行各部分细节的深入刻画。由于石料硬脆易坏,不易修补,所以“打荒”不能一次打到位,要留1~2厘米的荒料,为以后的打制留有充分的余地,否则容易造成“缺材”。如雕刻一尊站佛,要先根据构思,将包括底座在内的所有部分视为一个整体,以头长为比例单位确定雕像的大体高度和厚度,打去形体周边荒料,剥离出雕像的粗略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