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郭先生
手机:15530179087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与雕塑艺术

     发布时间:2016-11-04 

曲阳石雕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早在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就在各类建筑中使用色彩作为建筑文化构件的一部分,用以提高建筑的欣赏价值,表达建筑文化丰富的象征意义。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文化的发展过程

中国传统建筑色彩温化大致从先秦时期起源,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发展和变化,直到明清时期才基本定型成熟色。早期传统建筑材料色彩较少,包含的文化意义也比较简单,如白色纯洁,黑色深沉,灰色平淡,黄色明朗,红色热烈,绿色安宁,蓝色冷静。早期富贵阶层与贫苦百姓居住建筑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其大小、数量、用材等方面。在秦汉时期,随着砖瓦建筑的增多,人们逐渐在建筑上用色彩来表示其政治文化的象征意义,包含有浓厚的等级意味。《礼记》中就有如下记载:“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黄主。”

二、我国古代建筑色彩的文化特色

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基本以红黄两色为基调,大量红墙黄瓦交相辉映,呈现出高雅艳丽、赏心悦目的色彩特征,折射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反映出皇帝惟我独尊的内心告白。从具体建筑物来看,皇城正门天安门,以汉白玉砌成须弥座,其上依次建朱色墩台、重檐城楼、覆以黄色琉璃瓦。曲阳石雕故宫太和殿,也是以汉白玉为基座,其基本色彩仍是红墙黄瓦。皇家专用的这种红黄“富贵之色”,反映了明清在传统文化色彩上一脉相承的文化观念。天坛祈年殿的色彩象征在历史上虽有所变化,但建筑色彩的文化涵义却是相同的。作为皇家建筑兼国家祭祀建筑,仍以红黄两色为基调,同时考虑祭天的象征意义,上层使用蓝色琉璃瓦、中间黄色、下层绿色,分别代表天、天子和地,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象征意义是很明显的。但乾隆年间,将祈年殿三层都改为蓝色琉璃瓦,以强调青绿色,专求五谷丰登,以象征突出植物生命与丰年的主题。这样就使其色彩的文化象征意义更突出、更明确了。

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象征意义与建筑的使用价值还具有对应的整体合一的观念。这类建筑主要有坊馆楼阁和佛道宗教建筑。如明十三陵的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大石坊,通体洁白,坐落在开阔的小平原上,以蓝天为衬愈加显得崇高肃穆。我国各地常见的白塔,其整体合一的象征意义相当明显,如妙应寺白塔,塔身通体洁白,暗示佛性洁净无瑕。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一方面受建筑等级制度限制,一方面与所处的建筑环境和谐,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表现。从我国历史上建筑材料的整体发展过程而言,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节,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自汉代以后,木构架的建筑逐步以砖代替原来的夯土或土砖、泥石等。尤其是瓦的使用日趋普及,赋予了传统建筑色彩更丰富的文化意义。建筑上使用琉璃瓦约始于西晋末年,最早的琉璃瓦为绿色,以后陆续增加了黄、红、蓝、褐、紫、黑、白等各颜色瓦。

三、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艺术的精华

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如秦汉雕塑的粗浑、雄大,魏晋雕塑的健朗和潇洒,唐宋的丰富、端丽等。中国古代雕塑也充满了写意传神的特点,认真追究起来,很少有像古希腊作品那样符合现实中的真实标准的。它不习惯于玩雕塑作品的表面和细部,更喜欢那种由外在形象所引出的感觉、意境,引发出一连串遐想的空间,把人们引向一个艺术世界。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来源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中国的传统雕塑自古就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在雕塑上加彩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彩绘的泥塑、石刻和木雕。即便是到了现代,民间雕塑仍保持彩塑的传统。

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中国雕塑和绘画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

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孕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神思,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十分写意。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它只是像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这是中华民族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独特的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中国古代雕塑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运用语言,简练、明快,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秦汉时期的雕塑空前繁盛,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

与青铜器神秘怪异的风格相反,兵马俑充满崇高阳刚之美。这数以万计的兵马俑,显示出对人的力量的肯定。人物、战马都与真实的一样大小,毫无夸张之处。以体量的巨大、数量的众多、形象的真实,产生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大型动物石刻,手法简练概括,于浑厚中显示着雄强的力之美。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加工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中国古代雕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精神,中国古代雕塑与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儒家哲学尊天命,中国哲学的精神是追求使一个人成为圣人,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既出世又入世。它既是最理想主义的,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既很实用,又不肤浅。

中国哲学的任务,是将看起来对立的这两个相反的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使人具有圣人的人格。圣人的人格就是“內圣外王”——內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古代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中国古代雕塑在发展过程中,受封建大一统思想的左右,重“道”而轻“器”,对现象和直觉经验善于定性综合,但又缺乏科学分类和定量分析,使之不能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一种艺术就有了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尊重传统意味着承认艺术史的连续性,雕塑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探索,但任何创新都不是异想天开的标新立异,创新也意味着对传统的继承。

当今传统艺术正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越来越强烈挑战,新的思潮要摧毁一切旧的传统,可是今天的艺术家为什么又纷纷回到被毁的废墟上寻找残存的传统文化呢?尘归尘,土归土。让我们踏上历史尘土,回味中国古典雕塑的艺术魅力。

上一条】 【返回列表】 【下一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河北省保定曲阳县 手机:15530179087  技术支持:石家庄seo <